随着“老口子”的上市,槟榔企业向文化领域的扩展和应用引起了业界的高度重视,而文化氛围的普遍匮乏已经成为一个业界颇具争论的问题。
槟榔,誉称“中国的口香糖”,是湖南的重点食品产业。据不完全统计,仅湖南省每年槟榔消费就高达二十多亿,加之湖南槟榔市场有发展快,市场容量大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吸引众多的中小型企业获得了进入槟榔业的通行证。其中,耳闻能详的就有皇爷、宾之榔、胖哥、小龙王、七妹等,还不用说那些才听说的、第一次上眼的、只在某个区域才有买的小品牌。
槟榔市场的品牌众多,使得竞争更加激烈。随便在大街小巷走上一圈,就会碰上多种多样的促销、捆绑销售。为了争夺槟榔业这块大蛋糕,企业更是纷纷大展拳脚,大打“价格战”、“广告战”:看谁能血拼到底,看谁能笑到最后,看谁能以最强的竞争力迅速占领尽可能多的本地市场份额。结果,企业市场份额起伏较大,今天还以为最能稳坐江山的地盘,明天却成为别人的囊中之物……
举措 槟榔也要融入文化元素
目前存在的这些直接或间接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使企业想要在做大做强的时候无从下手,某种程度上也成了企业挥向自己的“重棒”。然而企业对自身的品牌特色无法明显表达,消费者对槟榔的了解限于表面,无形中对槟榔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产生莫大的阻碍,想形成全国的消费习惯——嚼中国人自己的“植物口香糖”暂时还是一句空话。
针对这一现状,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宣战,如皇爷槟榔食品公司率先推出了“绿果”系列,继而又有“老口子”系列的上市。如果说“绿果”是槟榔界一次技术更新的话,那么“老口子”的上市,则是一次另类的“文化革命”。
据了解,“老口子”泛指在各个领域有独特建树、成就或创建的人物,以及行业的资深人士、操作能手、传统手工业的稀罕传承者等,能得到人们的广泛尊重与认可。生活里,人们在相互交往与工作接触当中,若被尊称为“老口子”,无疑是一种褒奖。
由此可见,槟榔已由原来的口味、包装、广告等向挖掘传统文化并伸展其内涵的趋向发展,这也是湖湘槟榔文化市俗化的具体表现。
前景 得先机者得天下
皇爷率先在市场上推广其全新的文化模式,以期在2006年市场上抢得先机。
从经营的角度看,文化是顾客在超出有形的商品和可以描述的服务内容之外所希望而且实际又得到的东西,企业为顾客提供的这种东西越多,顾客对企业的依赖就越多,企业在顾客的心中就形成了某个固定的联系或形象,这种联系超乎有形的产品或可计量的服务,很难因为竞争者的加入而轻易改变,这才是文化经营的魅力。
在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的今天,从以前的不堪承受的竞争中摆脱出来,另辟蹊径,加强自身的服务措施,将是槟榔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业内人士指出,皇爷率先推出的这张“文化牌”将成为影响槟榔业竞争格局、走势的关键。那么,如何使自己的品牌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并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将成为2006年槟榔业激烈竞争的亮点。